自主品牌抢占风口期:补齐细分市场冲"百万辆"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7-08-29 10:50
分享到:
自主品牌在产品上的布局,基本是“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的套路,来实现规模最大化。
 
自主品牌抢占风口期:补齐细分市场冲百万辆
 
“虽然我们现在销量不错,但我们的压力并未减轻。”8月23日,在上海参加博瑞试驾的吉利汽车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百万辆是个坎,不仅对自主品牌是个挑战,即便是很多合资企业也是如此。”林杰说。
 
无独有偶,8月25日举行的成都车展上,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透露,上汽将投资巨额承担客户在车联网2.0版本上的升级费用。虽然上汽乘用车公司在互联网汽车上领先,但是紧迫感仍然很强。
 
互联网玩法做汽车
 
上汽的主力车型荣威RX5,7月销量高达18131辆,环比上涨超17%。在其带动下,上汽乘用车1-7月销量超27万辆。
 
“我们即将进行的这次全球最大规模的在线升级,也是很激动人心的,语音、地图、界面等等都会有升级,会给用户很多不一样的体验。”俞经民透露,上汽将投巨资承担客户的升级费用。
 
“出去的时候,系统就会告诉你这几个朋友在哪,大家组个队,说我们一起去哪,麦克风还可以交流,很好玩。”上汽乘用车荣威品牌营销部总监何晓劲称,即将升级的是斑马智行2.0系统。
 
不过,斑马智行2.0系统的内容非常多,而要完成升级,整个升级包高达9个G到11个G,成本压力很大。“我们答应了基础流量和基础服务免费,所以这一笔巨额的投入就是我们上汽自己来承担。”俞经民说。
 
实际上,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从车联网到首款互联网汽车推出后,越来越多车企加入到互联网的角逐中,互联网正在汽车行业渗透。如上汽与阿里巴巴成立合资公司,长安与华为联合拓展车联网、智能汽车、国际化等跨界业务合作,此外还有今年4月份,奇瑞与百度在无人驾驶上达成合作,以及外资车企和新势力造车纷纷加入互联网因子。
 
“传统汽车领域产品的升级换代需要36个月,即便加班加点,产品升级换代也需要24个月,而这对于互联网汽车,太慢了。”斑马公司CEO施雪松认为。
 
未来汽车的高级不在于价格有多高,而在于能不能升级、迭代和进化。从去年7月份到今年8月底,13个月内上汽的互联网汽车有五次升级。
全面覆盖各个细分市场
 
互联网汽车的品牌标签,的确为上汽加分,但是,上汽仍不是自主品牌中做得最大的。自主品牌前三名吉利、长安、长城三家已经占据41%的市场份额,且规模已达百万辆级别。
 
今年上半年,吉利共销售汽车53.11万辆,同比增长89.08%,成为汽车行业的“黑马”。按此势头发展下去,吉利的销量今年将过百万辆。
 
“做得强和做得大,在现阶段仍看不出输赢。”奇瑞汽车总经理陈安宁也认为,自主品牌尚未定局。林杰则认为:“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目前的领先也并不能代表未来的领先,仍要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去切入。”
 
今年成都车展上,上汽名爵品牌推出一款小型两厢轿车MG3,巧合的是吉利也推出了紧凑型SUV吉利远景X3,长安推出新逸动XT RS紧凑型SUV。
 
消费升级带动下,无论是紧凑型SUV还是A0级以下市场,都在萎缩,导致一些传统的明星车型出现了严重下滑。今年6月,江淮汽车SUV总销量为6708辆,相比去年同期的18221辆大幅下滑63.19%。今年上半年,江淮汽车SUV共计销售67164辆,同比下滑达到53.29%。
 
江淮销量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小型SUV市场萎缩。小型入门级SUV从2015年开始萎缩,2017年降幅明显。即便是合资企业的小型车市场,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所有的细分市场都要去,这个细分市场你没有布局就没有份额。”林杰认为。
 
当然,对于自主品牌而言,要布局后百万辆时代,除了踩准产品的节奏外,品牌力的提升仍是迫在眉睫的重任。继吉利与沃尔沃成立合资企业后,奇瑞也表示将观致和路虎的技术进行内部共享。现在到了自主品牌集体考虑下一波增长的时候,目前正是风口期。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