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汽车座椅玩出新花样

重庆日报 | 2017-06-05 09:18
分享到:
   工匠名片
 
    彭桂福,31岁,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一部经理。
 
    推荐理由
 
    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座椅通风、加热、按摩、记忆等功能,突破该类技术长期被外企、合资企业垄断的状况。
 
    曾获荣誉
 
    2012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团干部”;2013年和2015年被评为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优秀专业团队”成员;2015年获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模范员工称号。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汽车功能要求更加多元化,7座SUV市场开始风生水起。而东风小康旗下的东风风光580,则以连续数月销量过万的成绩,成为目前国内最畅销的7座SUV。这款车型中后排座椅完全放平所形成超大储物空间,是最受消费者追捧的亮点之一。
 
    带领团队自主研发设计,最终实现座椅放平功能的彭桂福,可谓功不可没。
 
    过去,后排座椅能够完全放平的车型,一般价位都在20—30万元以上。为了提升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将这一功能在10万元级别的车上实现,彭桂福可是煞费苦心。
 
    “如果让普通人来观察汽车座椅的内部构造、机件,可能会认为并不复杂,但其中每个部件摆放的位置、和其他部件的联动关系,都是经过了千万次推敲、验证才确定下来的。”彭桂福说,在这方面,每个知名汽车厂商都依托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形成了价格壁垒。而小康要做的,就是要在保证座椅安全舒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同时规避其他厂商的专利。
 
    比如,在座椅折叠和移位的传动拉线方面,大部分厂家采用的都是分线器方式。彭桂福和团队则将分线器改为多个拉线头,在保证效果的同时也节省了成本。像这类小改造、小创新,彭桂福团队有多个,并获得了10多项专利。
 
    此前,彭桂福带领团队完成了风光370车型全车座椅的设计、开发。该车以“5+2”座椅多变自由乘、载空间为卖点,引发了许多厂商效仿。
 
    过去无论是7座SUV还是MPV,中后排座椅的朝向和占位基本是固定的,无法通过翻折腾出太大空间,且后排是连体座椅,乘坐舒适感差。对此,彭桂福和团队“不走寻常路”,将中排座椅设计成可通过二次翻折,将原来的座位空间让出,后排座椅也可通过二次翻折完全展平放置。SUV瞬间拥有了不亚于小货车的载物空间,让许多消费者看到这款车时,都十分惊讶:没想到座椅还能这么玩?
 
    如今,彭桂福正带领团队进行自主研发,想要将座椅通风、加热、按摩、记忆等功能,下沉至10万级自主车型。这些功能本是属于豪车才拥有的高端配置。
 
    彭桂福说,上述功能模块单个来看并不复杂,但座椅是汽车上与人接触最紧密的部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性和乘坐体验,如何更好地集成这些功能到座椅上则是核心技术所在。
 
    对此,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思考。
 
    他们设计的座椅通风系统一开始噪音太大。对此,彭桂福查阅了大量相关技术资料,并咨询了国内经验丰富的供应商,选定了采用涡轮风扇的方式,并通过不断调整座椅内的气道结构,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在验证座椅记忆系统适用性时,仅仅是决定在乘客发动汽车之前还是之后,才启动记忆系统,他们就用10台样车,反复调整了数十次测试方案。
 
    在彭桂福团队的努力下,目前,小康的座椅通风、加热、按摩、记忆等功能已完成相关样件,进入到内部驾评阶段。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年多时间就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堪称“神速”。
 
    彭桂福却坦言,自己不相信在技术研发上有捷径,“别人已经领先,你得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去追。而要想追上,就只能在别人休息时工作。”
 
    正是凭借这股劲头,彭桂福团队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了小康座椅从微车产品向乘用车产品的转型升级,并在不久前完成了东风小康F507的座椅改型工作。
 
    如今,彭桂福正带领团队研发具备自适应调整的智能座椅及镁合金轻量化座椅,以适配未来的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型,现已完成部分样品试制,预计2019年就可推向市场。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