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名验证不能租用共享汽车
如今,除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也在南京出现了。共享汽车,也被叫做是“分时租赁”汽车,用户通过手机提前预约就能租到一台电动汽车,到达目的地后还能手机支付还车。不过,共享汽车的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南京,共享汽车多使用的是新能源车,面临充电难、网点布局少、维护成本高以及可能遭遇各种事故等问题。
共享汽车接下来该如何发展?昨天,由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征求意见稿鼓励分时租赁发展,但要根据城市道路资源、停车条件等合理投放。明确汽车租赁车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租车人必须实名制查验登记。
征求意见: 鼓励汽车租赁企业开发保险产品 不实名验证不能租车
征求意见稿表示,汽车租赁是指在约定时间内汽车租赁经营者将租赁车辆交付承租人使用,收取租赁费用,不提供驾驶劳务的经营方式。汽车租赁车辆是汽车租赁经营者提供车辆租赁服务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使用的机动车,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环保检验和报废等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车辆购买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等相关保险时按照登记的使用性质对应的保险费率投保,鼓励汽车租赁企业与保险公司根据汽车租赁业务特点和风险大小,开发保险产品,提高汽车租赁经营者抗风险能力,保障承租人合法权益。汽车租赁经营者应加强对租赁车辆的日常使用管理,建立租赁车辆技术档案,定期进行检测维护,确保租赁车辆性能及安全状况良好,车容车貌卫生整洁。
征求意见稿提出,汽车租赁车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到公安机关办理登记,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车辆安全技术检验、环保检验、报废和购买保险。落实汽车租赁身份查验制度,对身份不明或拒绝身份查验的承租人,不应提供汽车租赁服务。
那么私家车能够从事分时租赁?对此,交通部表示,不同于私家车仅为家庭提供私人服务,分时租赁车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且以此营利,服务对象更加广泛,使用强度通常比私家车高,需要在车辆技术性能、安全检测、保险税费等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更好保护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因此,如果将私家车的车辆性质登记为“租赁”并符合当地有关规定,也是可以从事分时租赁业务。
在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前提下
鼓励分时租赁汽车规范有序发展
征求意见稿明确,鼓励分时租赁规范有序发展。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会同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发展、交通出行结构、汽车保有量、停车资源等实际,在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前提下,考虑分时租赁非集约化出行的特点,合理确定分时租赁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定位。
征求意见稿要求,分时租赁经营者要提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推广应用“电子围栏”技术,设立虚拟停车区域,引导用户有序停车,加强停车管理。强化车辆组织调配,加强车辆日常管理,分时租赁经营者应采用安全、合规的支付结算服务,确保用户押金和资金安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
此外,征求意见稿提出,鼓励城市商业中心、政务中心、大型居民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鼓励探索通过优惠城市路内停车费等措施,推动租赁车辆在依法划设的城市路内停车泊位停放,在不增加城市道路拥堵、不影响其他社会车辆停放的情况下,提高路内停车泊位的使用效率和租赁车辆使用便利度。对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的,按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关政策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方面给予扶持。
企业态度:
规范可良性引导市场
据了解,目前分时租赁企业40余家,车辆总数超过4万辆,95%以上为新能源车辆。其中,南京分时租赁汽车企业就有3家。昨天,针对交通部出台的征求意见稿,环球车享南京公司表示:“相关规范的出台对整个业态的发展是一个良性引导,目前环球车享在南京130个已运营网点的车辆数已达到350台,预计到今年年底,环球车享将覆盖南京全市所有区县,车辆数达1200台。”他们将重点完善会员注册时所提交个人资料的身份验证,目前已完成身份证的二次核验、内外车况用车前检查和推送等方面的工作。
首汽Gofun 出行回应称,《意见稿》中针对“停车难”的政策将助 Gofun 进一步实现“随取随还”的停车模式,推动分时租赁业务发展。他们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定到公安机关办理车辆登记,一如既往地配合行业监管。
专家声音:
投放要考虑城市汽车保有量
“今年3月份,交通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例行发布会上曾称:汽车分时租赁是‘个性化的小汽车出行方式’,在城市道路资源占用等方面具有负外部性,也就是说,单独出行占用道路资源多,能源消耗大。”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表示,相比当时的表态,现在交通部对分时租赁汽车的定位更合理,表明交通部将分时租赁汽车定位于“准公共交通方式”,鼓励分时租赁汽车发展,对从事该业务的企业是利好。
同时,《征求意见稿》中特别指出对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的,按照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关政策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方面给予扶持。顾大松认为,此前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多出自财政部、工信部等部门,交通扶持政策并不完善,现在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结合在了一起。
不过,顾大松也表示,分时租赁汽车毕竟还是属于小汽车的范畴,目前南京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了200万辆,如果分时租赁汽车企业大量投放车辆的话,可能会加剧城市道路的拥堵。而且分时租赁汽车应用场景比较有局限性,譬如旅游城市、节假日期间以及有限牌政策的一线城市等。未来分时租赁确实机会比较大,但不会是爆发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