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还是向下?2017年汽车行业增速趋缓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17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中国汽车产业运行目前尚平稳,但已进入趋冷的临界状态。再看2017年1-4月乘用车市场的表现,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27.2万辆和90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4.6%,产销增幅比一季度略有减缓。“2017年中国汽车市场形势会非常严峻”,“过去十年中,从来没有像2017年的开局这么糟糕”……近来,业界频频出现悲观之声。当然,也有乐观人士认为,今年汽车市场将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整个大盘的增长与GDP持平。
产业景气指数趋冷
ACI可作为判断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并有助及时了解汽车产业经济运行状况和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ACI由一致合成指数、先行合成指数、滞后合成指数三个指数构成。其中,一致合成指数代表汽车产业目前的运行状况;先行合成指数代表在汽车产业运行发生变动之前的预测情况;滞后合成指数则是用于验证之前经济周期内产业发生的波动情况。通过对以上三个指数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可以分析出中国汽车产业当前情况和下一步走势。其景气动向信号系统,整体来看可以分为五个区间,分别为“过热、趋热、正常、趋冷、过冷”。
一季度,中国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为89.65(2010年=100),比2016年四季度降低0.72点,出现小幅下滑,且未来仍可能出现小幅下滑;中国汽车产业先行合成指数为89.03(2010年=100),较2016年四季度降低1.45点,预计未来可能出现小幅下滑;同期,其滞后合成指数为102.63(2010年=100),比2016年四季度提高1.36点。
根据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标体系,综合相关经济运行信息分析,2017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为39,比绿灯区的下限40稍低1个点,处于浅蓝灯区(趋冷区),与2016年四季度持平,说明汽车产业处于可能趋冷的运行状态。
1-4月汽车产销增幅减缓
我们再来看2017年乘用车市场的表现。2017年4月国内汽车生产213.8万辆,环比下降17.9%,同比下降1.9%;销售208.4万辆,环比下降18.1%,同比下降2.2%。截至目前,1-4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27.2万辆和90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4.6%,产销增幅比一季度略有减缓。就细分市场而言,当前最热的SUV,市场也出现回落的迹象。2017年前四个月,增幅是21.4%,相比于之前高达四五十的增长,出现不小的回落。
记者走访了杭城车市,目前整体汽车市场需求乏力。高档车品牌中,除了德系“BBA”的人气尚可外,捷豹路虎、凯迪拉克、英菲尼迪、讴歌等二线品牌纷纷表示销售压力很大。另外,市场上主流中高级汽车品牌的销量也不尽如人意,首当其冲的韩系车系,销量下滑的厉害;日系,美系及法系车的负责人也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市场的一丝寒意。某主流日系品牌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刚过去的周末,进店客户屈指可数,订单量更是少得可怜,只有两台车。
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出台措施,努力促进汽车销售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国家相关部委曾在年初要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再次启动“汽车下乡”做出深入研究调查,并给出科学谨慎的建议,以供决策参考。另外,2017年7月1日将实施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有助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提高流通效率、优化汽车市场供给、提升汽车消费质量,更好地发挥汽车消费在整体消费市场中的‘顶梁柱’作用。
“众所周知,2016年由于购置费减半的政策推动,当年第四季度的销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使原本应当在2017年实现的部分市场能量得到了提前释放。为此,今年4个月的乘用车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属于常态。”杭州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张先生分析道,“虽然占汽车总销量85%的乘用车销售增长4.6%,略低于机构预测水平,但商用车、二手车市场、出口市场等各项指标都增长喜人。商用车,各类货车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重型货车增速惊人,同比增长79.71%;二手车市场,今年第一季度销量达到279.12万辆,同比增长22.17%;出口市场,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1-4月份同比增长29%。所以,我认为今年我国汽车销售总体将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整个大盘仍有6%—7%的增长。”
2017年,中国车市总体走势究竟是向下还是向上呢?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