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不是个假车市
在这个气温陡然升高的初夏,不少车企感受到了丝丝凉意。伴随着每月销售数据的出笼,在市场总体趋于平稳的情况下,车企阵营出现明显分化,且泾渭分明。
这可不是错觉,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假车市。各个车企四月出笼的销售数据,再度坐实和印证了车企阵营的分化现象。主流合资企业以及部分自主品牌实现了大幅度或者保持了增长,这其中包括大众、丰田、本田以及上汽、广汽、吉利、长城和奇瑞。当然,豪华品牌中的奔驰、宝马和捷豹路虎、凯迪拉克也属于市场的领跑者。而福特、现代、起亚、标致和雪铁龙,在销量上则掉队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已经步入5月的今年,时间说话就过去“一半”,日子不好过的企业不再是一两家的“点”,而是有“点”及“面”的趋势,比如现代和起亚还有可以说得过去的因素,而诸如福特、标致、雪铁龙的销量下滑则让人大跌眼镜。尤其是长安福特,曾一度是高速增长的标杆,前四个月近20%的降幅让人看不透。我不认为,长安福特的下滑仅仅是产品力出了问题,翼虎、翼博以及蒙迪欧等车型虽不是“大卖之年”,也不是产品末期,金牛座则还是“嘎嘎新”的新车。我也注意到,长安福特最近成为最早通过价格杠杆官降的车企,但对降价换取销量增长的效果抱有几分怀疑。长安福特的疾患恐怕在于中外双方的内耗,使得贻误了战机。
当然,多个车企出现下滑各自原因不尽相同。但是,那些增长者实现增幅的道理恐怕来自稳健的经营策略,而非忽高忽低的忽悠,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增长既是例子。对消费者而言,诸如本田、丰田、福特、现代、标致这样的大众化品牌车型,骨子里并没有谁比谁强多少的概念。事实也正是如此,还远谈不上谁的产品魅力领先优势明显。在“差不多”的情况下,无非比拼的就是性价比。尤其是在车市总体没有出现预想的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对市场判断的偏颇连累了错觉,导致性价比不明显,才是掉队的原因。体量大的南北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五菱,虽然还处在销量靠前的位置,但是其自身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比如雪佛兰是上汽通用的拖后腿者,五菱虽然年销量200万辆的规模,但是在大基数之上同样面临增长乏力。
犹如股市大盘的震荡,不再高速增长的市场将引发行业的重新洗牌。上汽、吉利、长城、广汽和奇瑞等自主品牌的崛起,其增幅不是来自市场的增量,而是在现有的存量中蚕食了有些车企的市场份额。站在一个从业者的角度,以10万元左右价格的车型为例,你很难说合资品牌就一定比自主品牌强在哪里。更何况人们正在进入一种消费国货的公民意识阶段。可以想象,使用华为手机人群日渐增多的现象一定会在汽车行业成为可能。
因此,你看到的各个车企4月的销售数据,以及今年前四个月以来的销售数据,所呈现出来的泾渭分明的现象,不是一个假车市。临了,套用“有些人一旦错过,就再也不来”那首歌词,车市的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