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重挫致金杯汽车25年或三度ST

长江商报 | 2017-05-15 10:20
分享到:
  2016年净利同比下降683.03%,2017年前4月汽车销量大跌28%
 
 
  在A股跌跌撞撞25年,金杯汽车(600609.SH)2017年只有一个目的:努力扭亏、成功保壳。
 
  “金杯汽车目前正在酝酿一系列改革,包括引进战略投资,寻求政府补助等。”5月12日,一位接近金杯汽车的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
 
  2016年年报显示,金杯汽车尽管获得了1.92亿元政府补贴,但净利润仍为-2.08亿元,同比下降683.03%。而产销快报显示,金杯汽车2017年前4个月销量还在持续下跌。
 
  业绩没有转好的迹象,如果金杯汽车2017年持续亏损,则可能第三次披上ST的外衣。有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金杯汽车如果试图通过生产经营扭亏可能性小,政府补助不能成为救命的稻草,反而是通过战略重组,引入投资等方式才能扭转颓势。
 
  负债率94%为国内车企最高
 
  金杯汽车2016年业绩不能完全用惨淡形容,也有亮眼的一面。
 
  年报显示,2016年1月至12月,金杯汽车实现营业收入48.02亿元,同比增长3.52%。该公司表示,营收增长主要是公司零部件企业销售大幅上升。
 
  然而,金杯汽车营收增长1.6亿元,也掩盖不了大多数核心经营数据的大幅下滑。同期,金杯汽车净利润为-2.08亿元,同比下降683.03%,亏损额达到了近7年以来最高值。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其合并利润表提供的数据来看,亏损的原因主要是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和财务费用的增长。年报显示,金杯汽车在2016年的营业成本为41亿元,与2015年的38.61亿元相比增加2.39亿元。
 
  此外,2016年,金杯汽车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94.13%,达到金杯汽车自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也是国内车企中负债率最高的企业。
 
  年报透露,金杯汽车2016年的担保总额为30亿元,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455.05%。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担保实质上是隐性债务的一种形式,如果担保占净资产比重较高,就表明上市公司的债务较高。
 
  更为致命的是,净利润重挫可归因于整车毛利率为-3.97%,这也使金杯整车销售成了“赔本赚吆喝”。而同期零部件业务的经营成本为27.15亿元,毛利率为20.73%。
 
  在2016年汽车市场整体回暖,销量稳定增长的态势下,金杯汽车却仍然摆脱不了巨额亏损的命运。综合来看,金杯汽车的主要亏损在于整车业务。
 
  金杯汽车主要生产销售轻型货车和多功能商用车(SUV),2016年各类型产品产销量均有下滑,其中全年生产汽车21781辆同比减少53.75%,销售汽车23191辆同比减少50.76%。
 
  对此,金杯汽车方面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全国轻卡车市场销量下滑,产销处于疲软状态,外加公司所处的东北地区经济下滑,导致整体购买力下降。
 
  进入2017年,金杯汽车销量能否“翻身”?
 
  4月中下旬,上海车展举行,长江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多数车企将SUV作为主推的新款车型,金杯汽车也带来了首发SUV金杯S70。
 
  不过,如同首发仪式上,金杯汽车请来山寨版的谢霆锋和王菲站台一样,S70也因为设计与一款日系车高度相似,而成为业界人士茶余饭后的谈资。
 
  新款车被诟病,新的一年汽车销量同样不济。5月6日,金杯汽车发布前4月产销快报显示,汽车产销量累计为5984辆和6186辆,同比分别下跌19.99%和28%。
 
  上市25年从未现金分红成“铁公鸡”
 
  在汽车市场寒碜的表现引人注目,金杯汽车在资本市场同样“备受瞩目”。
 
  金杯汽车成立于1988年,1992年在上交所主板登陆。作为辽宁最大的整车生产企业华晨汽车集团的前身,金杯汽车也有辉煌期。
 
  公开资料显示,从1995年到2000年,金杯的营业额每年以43%的速度增长。2000年,金杯销售收入63亿元,在轻客市场上市场占有率高达60%,税后利润为18亿元,在汽车行业里仅次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
 
  然而,即便是处在鼎盛时期的金杯汽车,也是一只“铁公鸡”。
 
  据多家权威媒体报道,4月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出席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并发言,他谈到上市公司分红问题时说,“有家上市公司1994年上市至今没有分红,无正当理由不分红极有可能是财务造假,证监会要支持分红上市公司,对不分红的‘铁公鸡’要严肃处理。”
 
  刘士余态度鲜明地表示,证监会已经在高度关注上市公司长期不分红问题,不能放任不管,会有相应的硬措施。
 
  业内猜测,这家上市公司很可能说的就是金杯汽车。资料显示,金杯汽车上市之后,仅在1992年、1994年发布过两次分红实施公告,分别是“10股送1股”和“10股送3股”。但自1994年以后,金杯汽车再也没有过分红。
 
  年报显示,自2001年起,金杯汽车开始与业绩亏损作战。1995年、2001年、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4年、2016年,共计8个审计年度,金杯汽车都处于亏损状态。
 
  即便如此,金杯汽车也曾出现过短暂的复兴。例如,该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净利润2.81亿元。2015年实现利润总额2.58亿元,净利润为3574.68万元。
 
  对于不分红的原因,金杯汽车的解释很相似。其中,金杯汽车对于2015年未分红的原因解释为,公司该年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4.6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3元,加年初未分配利润-23.62亿元,本年度可供股东分配利润-23.26亿元。根据公司章程中利润分配政策规定,因本年度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负,本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值得关注的是,金杯汽车还存在坏账风险。年报显示,金杯汽车对一家公司有应收账款1035.6万元。但收回可能性极小,已经做好全额坏账的准备。
 
  根据证券市场的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将被ST。而在此之前,金杯汽车已经两入两出ST榜。
 
  金杯汽车还有哪些“杀手锏”?
 
  金杯汽车也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在2016年年报中,金杯汽车认为,该公司面临轻型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销量持续下降,企业面临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和产品价格竞争激烈的困境,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与同行业生产技术相比,公司轻型货车生产技术、研发水平处于行业中游水平,产品单一,制约了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依靠零部件业务和政府补助实现盈利。
 
  近日,华晨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祁玉民公开表示,金杯汽车将重塑产业链,建立以盈利为导向的业务发展模式,全面提升盈利能力。
 
  5月11日,汽车观察员肖红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金杯汽车目前的销量毫无起色,新SUV车型并不抢眼,又受到自主和合资品牌的双重夹击,前景堪忧,“如果要重塑产业链,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模式开发、市场培育期”。
 
  由此看来,对于再次处于ST边缘的金杯汽车而言,远水解不了近渴。
 
  金杯汽车还有哪些“杀手锏”?
 
  5月12日,一位接近金杯汽车的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该公司目前在酝酿一系列改革,包括引进战略投资,寻求政府补助等,“公司只有一个目的:努力扭亏、成功保壳”。
 
  数据显示,金杯汽车2016年获得了1.92亿元的政府补贴,但依然未逃脱亏损2.08亿元的现实,可谓沟壑难填。
 
  不仅如此,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从2007年起,金杯汽车10年间共获得政府补贴4.72亿元。
 
  “上市公司是稀缺资源,又是各地的门面担当,所以会通过各类补助来避免被ST和退市。”资产管理分析师刘广文对长江商报记者说:“然而政府补贴也不会无止境地填坑,还需要企业自身发力。”
 
  5月11日,金杯汽车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此前的3月20日金杯汽车发布停牌公告,并称正在筹划资产出售重大事项。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金杯汽车没有核心资产可以出售,剩下的应该只有固定资产,而目前最有可能出售的就是金杯汽车的老厂房。
 
  不仅如此,5月13日,金杯汽车发布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文件。文件显示,金杯汽车拟向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申请办理总额不超过(含)2亿元的贷款。
 
  金杯汽车给自己定下的2017年经营指标计划为:营业收入实现5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
 
  长期从事汽车研究的业内人士肖越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金杯汽车背靠华晨集团这棵“大树”,如果试图通过生产经营扭亏的可能性小,政府补助也不能成为救命的稻草,反而是通过战略重组,引入投资等方式扭转颓势。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