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分时租赁处于战略规划关键期
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近日发布《汽车分时租赁如何在中国获得成功》指出,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在中国市场拥有巨大潜力,预计在2025年中国的分时租赁汽车数量将达到60万辆。中国分时租赁汽车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运营商不仅需要构建有利的外部环境并抓住机遇,更为关键的是要优化运营业务,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中国汽车分时租赁市场正在蓬勃发展,2016年中国拥有26000辆分时租赁汽车、数十家运营商。据罗兰贝格预测,在未来的十年间,中国分时租赁汽车数量将保持45%的年复合增长率。但与成熟市场相比,中国汽车分时租赁尚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全球市场份额略小。
中国汽车分时租赁市场以本土企业为主导,占整体市场份额的90%。本土企业大多数依靠政府补贴与本地化资源,与各利益相关方建立独家合作伙伴关系,争取在其商业模式盈利之前能够初步建立市场地位。外资企业尤其是整车厂则更加关注围绕自身核心竞争力即汽车制造、零售与专业服务来构建新型生态系统。
由于分时租赁业务模式的特殊性,运营商在实现盈利方面仍然任重道远。据报告分析,20%的单车日均利用率是汽车分时租赁业务在中国的盈亏分界线,而行业平均利用率仅为12%。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受到多方制约,不仅需要达到地方政府设置的一系列运营条件,还要投入较高的初始资金和运营成本,承担由客户不当行为造成的额外成本,并与出行市场其他价格较低的同类产品展开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