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利:车市到2023年仍保持10%平均增速

新浪汽车综合 | 2013-12-12 10:46
分享到:
  12月7日,以“共担责任与有序发展”为主题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进口汽车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从多个角度对中国进口汽车市场进行探讨。
  以下为国家信息中心制造业信息处处长李伟利发言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利用有限时间跟大家交流两个问题。一个是新形势下汽车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第二对明年汽车市场进行一下展望。
  首先来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是新形势下汽车市场?我们谈中长期市场发展好多年了,新形势我总结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我们的汽车市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二个新就是我们面临经济发展环境进入一个新时期。第三个方面就是我们汽车消费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消费的外部环境。
  首先从发展阶段看,这张图大家可能有一定印象。我们的乘用车市场按照我记得发展规律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高速增长期,按照国际发展规律第二个高速增长期,一般持续10年左右,大家有疑问了,我们现在汽车保有量比较高了,总保有量挺高了,我们有没有向后发展的空间,或者空间还有多长。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按照发达国家来看,高速增长期也是在大概千人汽车保有量130辆左右。为什么是130辆?是从数学统计有一定规定。按照国外人口家庭数量看,大概这个左右,每个国家不一样,主要根据家庭人口结构决定的。意味着进入购车能力家庭和以前不一样,是逐渐减少过程。因为每一个国家收入分布是一个准正态分布曲线,过这个峰值点进入汽车消费的人群,增量是逐步回落的。跟原来不一样,原来是逐步增加的。这是整体上一个情况。
  按照我们国家,我们大概人口规模290左右,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和国外有一定差距。我们测算一下,我们这种实际应该160辆左右,达到50%的家庭拥有车。我们现在离这个时期还是有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我判断我们的汽车市场应该在10年左右的时间到2023年左右还能保持10%左右年均增长速度。相当于GDP1.5倍。
  接下来看我们的经济未来发展是什么样?这是2000到2010年GDP增长10.5%,我们是靠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来进行的。而这种方式未来我们判断很难维系。按钢产量看,过去10年钢产量年均增长15.9%,也就是相当于GDP增速1.6倍左右,去年钢产量7.2万亿吨。GDP占全球的多少?不到15%,而人口只有全世界20%。如果按照我们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GDP在2010年再翻一番,按照现在发展模式,钢产我们还是按这个模式也要翻一番,不可想象。按照现在无法达到。其它的一样,水泥我们消费是全球的我们占全球60%,整个我们经济的增长都是粗放型的。今年微调,不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如果经济速度上升我相信钢铁和水泥还会上去。因为我们增长方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从资源结构看无法维系。
  第二方面经济发展按照过去10%也不太现实,一个是速度不可能这么高,另外发展模式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了极限。2012年二氧化硫污染物整个排放也是居高不下。二氧化硫的排放应该是全球前面。我们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统计数据,因为国际和国内数据有时候不太一样。
  这就导致整个我们城市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危急到我们身体健康,前两年没有感觉,没有这么重视。空气质量没有达到这么差的程度。从去年来看,这是按照新标准统计。2012年325个地级城市空气达标率,地级城市整个城市达标率只有40%,这个统计口径不包含我们对PM2.5,还是对PM10的统计。重点城市,重点监控的包括珠三角长三角达标率23.6%、23.9%很少达标的。
  从国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公布世界约1100个城市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分布,我们省会城市都参加了,最好的是海口,排名在800多,其余在890位以后。北京排在1035,大家可以算倒数多少名。我们整个空气的质量在日益恶化。包括我们对PM2.5浓度统计,这个公布数据是2010年的,这两年尤其从2012年我们空气质量明显恶化这趋向。从主要城市我们可以对比来看,我们的PM2.5浓度对比平均在每立方米50以上。按照现在的不到50,平均80以上。
  正常水平按照国外是30以下,优良是10以上,30以下基本对人体不会造成健康危害。绿的是国外的,红的是我们选的城市的对比,上海昨天报600以上,爆表意味着呼吸的已经不是空气,是烟,而且比烟还厉害,被吸收到肺里,血管里,我们的心血管疾病很重要因素是PM2.5。
  这里刚刚提到经济的发展,汽车和空气污染关系看,从北京数据看,汽车尾气排放是雾霾重要来源,国外也,在洛杉矶当时雾霾时候,光化学污染,机动车排放的尾气造成划分污染很重要的来源。这对我们的汽车消费环境,大家也提到,各个城市都会有限制的一些措施。我们的汽车发展已经面临不同以往消费环境。
  我们现在十八大以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汽车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6个紧紧围绕里面第五个是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来进行。紧紧围绕的意思是什么?这是目标和方向,也是我们工作重点。6个之一。
  在这里我们的三中全会里提出相关措施,资源环境承载率监测,这个也包括我们汽车,包括汽车尾气排放等等。
  我个人认为,整个我们现在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新变化,除非部分个别城市,北京、天津、上海特大城市,其它的城市全面进行限购可能性比较小。汽车尾气治理重点是标准和管理上,不是行政性的限购。汽车排放标准其实油品加大对再用车管理等等。我们再用车管理,我们2012年载用车黄包车1450万辆,占很少部分。但是这种污染物排放占整个机动车排放50%以上。颗粒物80%以上。所以更重要的应该还是对再用车管理未来加大。
  这样整个来看总体我们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第二个问题谈2014年汽车市场。汽车市场发展主要是三方面,第二方面是经济,第三是政策与环境。
  经济看,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认为中央进一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维持在7.5%左右,比今年增长速度有下滑。
  我们看其它的机构,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高盛等等对2014年判断,大概7.5%。跟今年经济的相比略有回落,基本大家总体判断,未来经济发展还是趋于稳定的。
  从政策与环境上来看,我们今年发展速度汽车增长前10个月13.6%,跟经济发展可能其他经济增长不是特别快,而且有一定下滑态势。但是汽车逆势上涨,主要是由于一些特殊性,非经济因素带来的。在2014年非经济因素会存在,只是程度会有不同。比如最主要一个因素今年就是我们的潜在限购城市对恐慌性购买产生影响。影响全国汽车销售增长率3个百分点。比如天津4月份销售增长速度48%左右,1到8月份增长速度30%,超出全国增长水平。其他几个限购城市也是一样的,有武汉包括石家庄,成都,都产生了不同性的影响。1到8月份数据对比还低一些,如果看到1到5月份的数据和全国数据对比更为明显。
   第二个特殊因素换购需求,因为在2009年2010年在国家政策刺激政策刺激下,两年时间,我们的汽车消费翻了一番。这样带来的结果,按照到现在,经过4到5年时间这部分群体进入换车高峰,导致这两年需求上升的非经济因素。这个因素在明年有所持续。
  第三个因素我们的政策因素,中央八项规定带来的新需求。这种情况我们调查,三线更明显。第四条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严格执行第八条,这会导致什么?我们的中小城市公务员开始买车了,在三线城市中小城市表现尤为明显,看车多了买车的也多了。这个情况在2014年还会继续。
  商用车情况来看,特别是重型货车的快速回升水平非经济因素驱动。需求基础,经济稳定发展,提前有一批这种购车者提前购买带来的。还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包括公交鼓励措施,校车,电子商务,这些政策除了排放标准不确定以外,其它的还要持续下去。总体上我判断,2014年中国汽车需求将会趋于稳定,增速比2013年略有下降。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