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磊:2014年成自主品牌2.0元年
今天我不代表菊,不代表刀,我代表五颗星。启辰这个品牌创立之初,我们就定下了品质作为我们启辰最核心的竞争力。我觉得正好跟我们消费者的需求不谋而合,我们也看到了随着大家都开始关注品质,造成了我们行业整体水平的竞争,我觉得这是好事。
过去的2013年消费者已经开始越来越成熟了,他会去凭他自己的需求去挑选产品。而不去考虑合资的、国产的,或者是合资自主的这个范畴,他更多从自己的需求选择。
我觉得过去的2013年做一个新的品牌来讲,汽车卖得应该用孙总的话说:还可以。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品牌,可能我们自己就像刚刚高巍说的,除了有心理压力,也有生理压力。对于一个新的品牌可能速度更为重要,我们要不停地奔跑,才能够活下去。所以,今年的十万台可能对于我们来讲真的是一个非常低的一个基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我们可能要跑得更快,跑得更快是为了活下来。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弱肉强食,你作为后来者,你跟前者的差距是很大的。你不加速奔跑,你就不可能去缩短这个差距,你就会被拉得越来越大。所以一方面公司肯定有压力,另外一方面对于我们做品牌的人来讲,我们自身也有这样的期望。所以,自己也会给自己加动力,让自己跑得更快一点。
我跟各位坦白一下,我有两台车,一台当然是我们母公司的产品的车,另外一台是启辰。开的母公司产品出门去酒店,你就觉得很正常,很自在,很自如。一旦换成我的启辰,我就觉得心里面稍微有一点点小打鼓,觉得没那么自信。所以我顺着刚才孙总的说法,我觉得2014年应该让我们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多一点自豪。我们也看了车展,确实今年的广州车展自主品牌表现得非常不错,车型也非常好。所以我是觉得2014年应该是能够作为自主品牌的2.0时代的元年。随着2014年开始,就像孙总讲的,我们自主品牌无论在产品上面,还是在体系上面,应该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当然这个背后也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功课。因为消费者不仅要买品质,也要买你的服务,也要买你的面子或者形象,这一系列都是需要我们共同来努力。
照镜子我们会觉得自惭形秽,要跟吉利老大哥或者其他自主品牌比,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你如果让我排个优先级,可能产品的进步还是首要的。其次伴随产品完善就是品牌个性的打造塑造。总之我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彻底虚心地向我们的同行去学习。确实这一年半的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做自主品牌的方法论跟合资品牌是有差异的。这需要在实践当中不不断摸索调整的地方。
今年十万辆的成绩既在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所谓意料之中计划就是这样定的。所以意料之外就是确实完成十万台过程酸甜苦辣都有,不过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信息,就是我们这十万台的销售大概有不到10%是通过日产的渠道卖出去的。也就是90%的车还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渠道销售出去的。第二个,从服务方面,我们也看到大概也差不多的比例,10%的回厂是回到尼桑当中,90%还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渠道。这两个数字说明我们的渠道的战略,我们的营销的战略,我们对于消费者的喊话的通道是对的。所以过程就不说了,我们毕竟还是在不断地潜心的过程当中。经验肯定是要进一步去吸收,教训也是有不少的。包括说跟我们母公司的交叉购买怎么避免,这个绝对是老生常谈,也是需要马上得到解决的课题。
过去的2013年消费者已经开始越来越成熟了,他会去凭他自己的需求去挑选产品。而不去考虑合资的、国产的,或者是合资自主的这个范畴,他更多从自己的需求选择。
我觉得过去的2013年做一个新的品牌来讲,汽车卖得应该用孙总的话说:还可以。但是,作为一个新的品牌,可能我们自己就像刚刚高巍说的,除了有心理压力,也有生理压力。对于一个新的品牌可能速度更为重要,我们要不停地奔跑,才能够活下去。所以,今年的十万台可能对于我们来讲真的是一个非常低的一个基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我们可能要跑得更快,跑得更快是为了活下来。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弱肉强食,你作为后来者,你跟前者的差距是很大的。你不加速奔跑,你就不可能去缩短这个差距,你就会被拉得越来越大。所以一方面公司肯定有压力,另外一方面对于我们做品牌的人来讲,我们自身也有这样的期望。所以,自己也会给自己加动力,让自己跑得更快一点。
我跟各位坦白一下,我有两台车,一台当然是我们母公司的产品的车,另外一台是启辰。开的母公司产品出门去酒店,你就觉得很正常,很自在,很自如。一旦换成我的启辰,我就觉得心里面稍微有一点点小打鼓,觉得没那么自信。所以我顺着刚才孙总的说法,我觉得2014年应该让我们自主品牌的消费者多一点自豪。我们也看了车展,确实今年的广州车展自主品牌表现得非常不错,车型也非常好。所以我是觉得2014年应该是能够作为自主品牌的2.0时代的元年。随着2014年开始,就像孙总讲的,我们自主品牌无论在产品上面,还是在体系上面,应该都有一个质的飞跃。当然这个背后也需要我们做很多的功课。因为消费者不仅要买品质,也要买你的服务,也要买你的面子或者形象,这一系列都是需要我们共同来努力。
照镜子我们会觉得自惭形秽,要跟吉利老大哥或者其他自主品牌比,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你如果让我排个优先级,可能产品的进步还是首要的。其次伴随产品完善就是品牌个性的打造塑造。总之我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彻底虚心地向我们的同行去学习。确实这一年半的经历告诉我一个道理,做自主品牌的方法论跟合资品牌是有差异的。这需要在实践当中不不断摸索调整的地方。
今年十万辆的成绩既在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所谓意料之中计划就是这样定的。所以意料之外就是确实完成十万台过程酸甜苦辣都有,不过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个信息,就是我们这十万台的销售大概有不到10%是通过日产的渠道卖出去的。也就是90%的车还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渠道销售出去的。第二个,从服务方面,我们也看到大概也差不多的比例,10%的回厂是回到尼桑当中,90%还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渠道。这两个数字说明我们的渠道的战略,我们的营销的战略,我们对于消费者的喊话的通道是对的。所以过程就不说了,我们毕竟还是在不断地潜心的过程当中。经验肯定是要进一步去吸收,教训也是有不少的。包括说跟我们母公司的交叉购买怎么避免,这个绝对是老生常谈,也是需要马上得到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