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博重启生产 NEVS棋局初现

华夏时报 刘俊晶 | 2013-10-21 11:16
分享到:
  在经过将近一年半的漫长等待后,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NEVS”)首款产品——传统动力版萨博9-3终于缓缓驶下生产线。“现在生产的是测试车,批量生产要在今年年底了。届时将恢复(双班)生产,车子会在欧洲和中国同步销售。”NEVS内部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近日,NEVS已经在着手续签供应商的工作,计划将在10月底完成400家供应商签约以及部件采购的工作。
  现在的NEVS不再是“中日联盟”,亦不再是其标榜的那样专注于电动车的生产,而落地青岛的事宜正在逐步推进中。NEVS的CEO蒋大龙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首次确认,NEVS倾向于以其他车企合作的方式获得在青岛的生产资质。
  时至今日,蒋大龙的这盘棋局将如何走?
  萨博复产
  虽然在“劫杀”萨博后,NEVS表示只关注新能源车领域。但收购成功仅仅数月之后,蒋大龙便确认会在瑞典投产萨博传统车型。这一度让业内看不清NEVS的走向。
  时隔一年半之久,萨博汽车位于瑞典特罗尔海坦生产基地终于传出了萨博9-3下线的消息。“我们希望到2016年,销量能够达到12万辆。运往中国的车将会在青岛入港,再分散到各地。”上述内部人士透露。
  目前恢复生产的是汽油动力和柴油动力版萨博9-3。为此,NEVS对与汽车生产的上下游产业链都进行了重新评估,以确保供应商愿意继续为NEVS旗下的萨博9-3提供零部件,并且仍具有高质量零部件的生产和准时交付能力。“新9-3有80%零部件与原先的9-3相同。”上述人士补充道。
  汽车分析师田永秋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此前在成功并购萨博之时,蒋大龙不仅购买了萨博汽车公司、萨博汽车动力总成公司和萨博汽车工具公司的所有资产,并购买了现有萨博9-3的知识产权和凤凰平台的知识产权。随后,NEVS正式取得萨博名称的使用权,并将原萨博的客户经理、生产总监以及萨博动力总成CEO等高管招至麾下。蒋大龙和NEVS早已具备了重启萨博传统汽车的一切条件。
  与此同时,NEVS已经对原萨博经销商资质和意愿进行重新认定,并评估重建经销商网络的费用情况等。虽然此部分工作难度较大,但NEVS已经完成和大部分经销商的洽谈。NEVS执行总裁马提亚·伯格曼(MattiasBergman)表示,“我们在开始批量生产萨博汽车之前,就已经重新建立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现在是时候重新开始了。”
  据萨博方面人士介绍,2005年投入生产的萨博9-3平台保持了不间断的研发投入,预计恢复生产后明年下半年将下线新一代车型。而全新电动版萨博9-3将于2014年下半年上市,明年晚些时候也有计划安排生产来自凤凰平台技术的产品。
  对此,田永秋表示,“复活萨博9-3即使是一切顺利,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上,萨博9-3迎来销量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也不大。”
  双线并进
  时下,NEVS的发展路径基本确定:恢复萨博当地的生产,在未来三年内,瑞典工厂会逐渐过渡到只生产纯电动车型;到2014年左右,青岛工厂项目会正式启动,将生产传统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定位都为中高端。眼看瑞典工厂的生产已经提上日程,但落地青岛的相关事宜却似乎没有任何进展。
  此次,蒋大龙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首次确认,NEVS倾向与其他车企合作的方式获得在青岛的生产资质。“此前(青岛方面)的注资并不意味着萨博与青岛成立了合资公司,将来合资公司肯定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中方至少占有50%的股份。”他透露,目前以萨博的技术、在中国良好的品牌效应和电动汽车发展理念等优势,很多大型车企都希望与萨博合作,“(获得资质)的事情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虽然一向谨慎的蒋大龙并没有关于生产资质审批更为具体的细节,但对于资质的获取信心十足。
  “2014年的农历春节左右会有消息,(青岛市)政府也在积极地帮我们推进。”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按照NEVS的规划,在青岛投资建厂的年产能40万辆。蒋大龙还透露,未来会形成系列产品并形成新的命名体系。
  但是业内人士却存在着不同声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职副秘书长杜芳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其他企业,NEVS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其港资的企业性质,整车企业落户肯定会难上加难。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对本报记者表示,日本阳光投资公司(SunInvestment)的退出也对NEVS产生着不小的影响,“电动车领域的发展需要成熟的技术、强大的营销体系支撑、充足的研发资金投入支持。日本阳光投资公司的退出使得蒋大龙生产电动车的技术缺少了有力的支撑。”
  可见,蒋大龙所面临的挑战,似乎要比想象中大得多。
 

合作伙伴